世界卫生组织保守预计,2030-2050年间,每年会有额外的250000人死亡,主要死于由气候变化导致的营养不良、疟疾、腹泻和热应力。
同时,整个东亚的污染物排放对北美极端天气的贡献也是非常有限的。谣言8北京市空气质量在逐步恶化?真相: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估报告显示:1998年至2013年,北京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年均浓度分别显著下降了78%、24%和43%。
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与2013年相比,北京市二氧化氮下降了4.7%、可吸入颗粒物下降了6.1%,PM2.5下降了10%。谣言10机动车污染不是空气污染主因?真相:在本地污染贡献中,机动车排放占31.1%、燃煤占22.4%、工业生产占18.1%、扬尘占14.3%,其他排放占14.1%。谣言5锂电池剧毒污染大?真相:锂电池相比铅酸、镍铬、镍氢等传统电池,不产生任何铅、汞、镉等有毒有害重金属元素和物质,相对污染较小,且其电解液为有机溶剂和锂盐,大多为无毒或低毒,因其环境风险相对较小,并未纳入危险废物进行管理。目前没有任何科学研究显示风电场与雾霾的形成有因果关系。总的来看,我国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
谣言1风电偷走大风导致雾霾?真相:风碰到障碍物绕流是可以恢复的,局部风力发电或局部防护林不会对距离较远的下游风力造成影响,雾、霾形成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地面污染物碰上大气静稳条件。内蒙古风电偷走了北京大风导致雾霾?、雾霾不散是因为核污染?、手机基站越多辐射越大?等入选十大环保谣言。有以下情况之一的,被评为守法不良:一是排污单位环境问题被媒体曝光的;二是环境问题整改不积极,被反复信访举报的;三是违法排污行为被环保部门检查发现的;四是拒绝环保部门检查或在检查时弄虚作假的;五是涂改或伪造排污许可证、环评文件、监测报告的;六是不遵守环境责任保险有关规定的;七是违反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对重污染天气响应不力的;八是其他被环保部门予以行政罚款及以上处罚的。
模范守法等级指两年内无环境违法行为,无环境信访举报案件;模范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各项规定,按照环保部门要求积极落实污染减排、清洁生产、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信息公开等环保措施;积极参与环境宣传等公益活动,自觉履行环保社会责任。同时,围绕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衡水市建立起了环保守法等级评价与黑名单制度。一是将黑名单排污单位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上予以公告;二是收回排污许可证;三是将黑名单企业纳入金融诚信体系,实行黑名单排污单位与银行信贷挂钩,通报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黑名单排污单位不予贷款,取消担保和融资的资格;四是函告电力部门,由电力部门配合对黑名单排污单位停止供电;五是取消享受各类环保治理专项资金以及其他补贴资金、评优评先的资格;六是通报财政等部门取消参与招投标、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政府公共项目活动的资格;七是通报保险机构,提高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费率;八是对黑名单排污单位挂牌督办,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增加执法检查和排污监测频次。此举旨在用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给企业戴上紧箍咒,根治环境保护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顽疾,让企业不敢、不能、不想触碰违法排污底线,倒逼企业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和责任。
为确保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今年1月1日起,河北省衡水市环保局大胆创新,抓住排污许可证这个牛鼻子,引入排污诚信等级管理体系,将企业排污管理与银行信贷、电力供应、政府政策扶持、企业招投标等多方位挂钩,一证牵制多项许可大力推进生态修复和城镇修补。
湖北11家职能单位携手保护长江,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昨日,2016年湖北省环保世纪行新闻发布会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举行。为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湖北省住建厅将用5年时间,建设100个绿色生态城区、200个绿色宜居乡镇、1000个绿色美丽村庄,力争用五年时间,全省发展绿色建筑5000万平方米。湖北省交通厅作为雅口航运枢纽建设责任主体,将全力以赴超常规推进世行贷款7个环节的工作,确保今年10月主体工程开工,确保生态环保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全面建设长江、汉江生态航道带动流域经济绿色发展。郑光雄介绍,湖北省水利厅将优化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布局,实施排污口整治。
三是随着长江上游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的建设,长江与洞庭湖、鄱阳湖的江湖关系发生变化,特别是水库群汛后蓄水加快了两湖出流,使两湖枯水期提前、枯水期延长成为常态,对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湖北省住建厅副厅长金涛湖北省环保厅:开展十小行业整治,2016年底前全部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其中,将推进645工程启动实施,按照2016年内开工东北水道、2017年开工蕲春水道和新洲九江水道、力争2020年前后实现6米水深通达武汉目标推进。湖北省林业厅副厅长蔡静峰表示,湖北省林业厅将科学划定并严格落实林地、森林、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四大红线,确保全省林地面积不低于860.67万公顷,森林面积不低于745.18万公顷,湿地面积不低于144.5万公顷,林业自然保护区面积不低于149万公顷,切实构筑水安全保障底线。
力争用十年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湖北省水利厅副巡视员郑光雄介绍,近年来湖北省长江、汉江近岸污染带逐年加长,湖泊污染较严重,少数水库富营养化严重,部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长江干流各类取排水口交替设置,用水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四是沿江工业园区布局密集,有毒危险化学品吞吐量大,潜在水污染风险源众多,突发水污染事件的风险加大,应对重大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能力较薄弱。此外,用5年时间,建设100个绿色生态城区、200个绿色宜居乡镇、1000个绿色美丽村庄,力争用五年时间,全省发展绿色建筑5000万平方米。
对长江干流38处集中供水水源地因地制宜采取多种保护措施,稳步推进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争取5年内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城乡垃圾处理全覆盖、全达标。在分区成果基础上,优化沿江取水口和排污口布局。湖北省住建厅: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湖北省公安厅、湖北省环保厅等11家省部级、厅级单位将携手保护长江。湖北省林业厅:将科学划定并严格落实林地、森林、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四大红线,确保全省林地面积不低于860.67万公顷,森林面积不低于745.18万公顷,湿地面积不低于144.5万公顷,林业自然保护区面积不低于149万公顷。
湖北省水利厅:优化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布局,实施排污口整治。在丹江口库区、梁子湖库区实施绿色航运示范区试点,开发推广采用液化天然气清洁能源、污染物回收的新船型,拆解改造老旧船舶,为现有船舶加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确保库区清水永续。
湖北十三五建1000公里地下管廊湖北省住建厅副厅长金涛表示,为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湖北省住建厅拟定了四大工程,分别为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一是生态环境敏感区众多,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局部区域(或水域)水环境质量降低、水生态系统受损、重要湿地萎缩等问题日益凸显。
湖北省交通厅:重拳出击治理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推进生态航道建设、推进船舶低碳环保标准化建设。长江的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缺乏统筹协调,没有将山水林田湖作为生命共同体,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和水陆之间缺乏有机衔接,河流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加剧,长江水资源、水生态保护压力持续加大。
以及大力推进5121绿色宜居工程。二是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废污水排放负荷加大,水污染威胁呈加重趋势。到2020年,新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湿地公园31个,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湿地公园34个。进一步推进湿地生态修复,启动江汉湖泊群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长江岸带洲滩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汉江中下游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每年实施湿地生态修复工程10个以上。
开展十小行业整治,2016年底前全部取缔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重拳出击治理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湖北省环保厅总工程师周水华介绍,湖北省环保厅将依据即将批复的《湖北省生态保护红线规划》,分区分类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标准,探索制定基于不同区域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提升环境保护优化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的能力。
计划有步骤地修复被破坏的山体、河流、湿地、植被等,重点围绕三改一拆(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城乡危房改造和拆除违法建筑),推进城镇修补。通过统筹考虑长江干流水资源、水环境条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分区方案,据此将取水口涉及河段划分为适宜取水区和不宜取水区,将排污口涉及河段分为禁止排污区、严格限制排污区和一般限制排污区。
主要对长江宜昌中华鲟保护区等9个重要水功能区进行排污口整治,降低污染负荷,改善水功能区水质。今年环保世纪行活动重点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湖北省委三维纲要,聚焦湖北省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以长江大保护,湖北在行动为主题开展宣传环保活动,引导全社会关注、关心、支持长江生态保护。
大力推进污水垃圾治理两个全覆盖。长江生态保护刻不容缓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资源保护局副局长杨永德介绍,长江流域目前水质总体尚好,但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问题依然严峻。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姜友生表示,湖北省交通厅将在重拳出击治理长江干线非法码头、推进生态航道建设、推进船舶低碳环保标准化建设等三方面推进长江生态保护。金涛介绍,在抓好武汉、十堰国家试点的基础上,湖北省住建厅将全面推动其他城市根据自然禀赋和基础条件,统筹加强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从根本上治理马路拉链、城市内涝顽疾,力争十三五期间,全省开工建设100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500平方公里海绵城市
昆山市副市长金健宏表示:现在企业已经停下来了,我们准备责令其永久关闭。听到这里,省环保厅副巡视员胡和林插话:但是企业是未批先建,没有任何手续就让他们干?马林解释说,主要是企业的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一直没有落实,但是园区要求企业今年底必须搬迁,企业就提出能否先做土建。
今年2月,在南京市浦口区新甸街道经营苗圃的一位投诉人,发现其上小学的女儿出现咽炎症状,怀疑受到苗圃附近的江北静脉产业园污染影响,要求拆迁苗圃,多次到省环保厅上访。分析原因,主要是该企业按照欧洲总部要求,对43名员工实施了裁员,由此引发投诉。
胡和林举例说,曾经有一个地区,对群众环保投诉置之不理,还认为省环保厅的督办是小题大作,最终人家一直告到环保部,最后被环保部督办。首次接访不到位导致重复信访记者注意到,不少越级环境信访问题,与首次接访人处理不到位密切相关。